适用范围 | 试剂 |
---|---|
使用方法 | 患者胶质瘤组织运输: 将新鲜组织标本置于标本储存管中(注:组织块太大将影响组织运输保存液中营养物质的交 换,影响标本活性,需将组织标本修剪至体积约为 0.5cm3),加入足量组织运输保存液浸没 组织,于 2-8°C 运输,尽快运输至实验室进行处理。 人胶质瘤类器官完全培养基制备: 1. 试剂准备:提前将胶质瘤类器官基础培养基和胶质瘤类器官培养基添加物从-20℃取出, 冰上放至融化。 2. 完全培养基配制:将胶质瘤类器官培养基添加物全部转移到胶质瘤类器官基础培养基中, 混合均匀,即为胶质瘤类器官完全培养基。 3. 对于原代标本的培养,可以取 10mL 配置好的类器官完全培养基,加入 100μL Primary Enhancer 即可使用。 4. 维持培养:对于非原代标本的培养,使用胶质瘤类器官完全培养基即可。 患者来源的胶质瘤类器官构建: 1. 将组织标本转移到 3.5cm 培养皿中,培养皿置于冰盒上,加入 2mL DPBS-PS+0.1% BSA。清除脂肪组织和正常组织,仅保留病灶。 2. 将标本使用 DPBS-PS 清洗两次,每次 3min。 3. 吸出清洗液,将标本剪切至直径 0.5-1mm3 的大小,剪碎步骤需在冰盒进行。将剪碎的 组织转移至 15mL 离心管中,加入 DPBS-PS 清洗 3min,吸出清洗液。 4. 加入红细胞裂解液裂红(具体实验方法参考产品说明书),收集组织碎片。用 DPBS-PS 清洗两次,每次 3min。 5. 用胶质瘤类器官完全培养基重悬沉淀,接种于超低吸附 6 孔板中,每孔接种 4ml。于镜 下观察,每 4 倍镜视野下可以看 5 个左右小碎片。将 6 孔板放置在 37°C, 5% CO2, 90% 湿度的无菌培养箱摇床上,120rpm 旋转培养。 6. 每隔两天换液,吸出 3ml 培养基,再加入 3ml 新鲜胶质瘤类器官完全培养基。在培养的 第一周内可能会出现细胞和红细胞碎片,使培养体系看上去较为浑浊,属正常现象。 7. 一般在接种后的 2 周左右,可观察到类器官形成。在传代前,确保大部分类器官的直径大 小在 1mm 左右。 患者来源的胶质瘤类器官传代: 1. 将培养类器官的 6 孔板取出,收集类器官,弃培养基上清,加入 200uL 胶质瘤类器官完 全培养基混匀,用无菌精细解剖剪刀将类器官剪碎至直径 0.2-0.5mm 大小。加入清洗液 清洗 3min,吸出清洗液。 2. 加入胶质瘤类器官完全培养基混匀,接种类器官于超低吸附 6 孔板中,每孔加入 4ml。 于镜下观察,每 4 倍镜视野下可以看 5 个左右剪碎后的类器官。将 6 孔板放在 37°C, 5% CO2, 90%湿度的无菌培养箱里的摇床上,120rpm 旋转培养。 3. 每隔两天换液,吸出 3ml 培养基,再加入 3ml 新鲜胶质瘤类器官完全培养基。 患者来源的胶质瘤类器官冻存: 1. 观察类器官生长情况,当类器官活性良好,直径达到1mm左右,即可进行冻存,每管冻 存约50个胶质瘤类器官,若细胞量较多时应注意分管冻存。 2. 收集胶质瘤类器官,弃培养基上清。将其剪碎至直径 0.1mm 左右,加入 DPBS-PS 清洗 3min,吸出清洗液。用胶质瘤类器官完全培养基重悬,37°C, 5% CO2, 90%湿度的无菌 培养箱的摇床上,120rpm 旋转培养 1h。 3. 吸出培养基,加入类器官冻存液。混合均匀后分装至标记好的冻存管中,每管 1mL;将 冻存管置于程序降温盒中,进行梯度降温:4℃(20 min),-20℃(2h),-80℃(过 夜),最后转移至液氮罐。 |
注意事项 | 1. 本产品仅供科研使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 2. 本产品仅适用于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认的实体瘤组织标本或胸腹水的胶质瘤类器官培 养。 3. 本产品培养结果会受到标本质量、培养条件等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技术员操作习惯、操 作环境以及当前细胞生物学技术局限性等限制,因此可能会存在培养失败的情况。 4. 完全培养基中不含有抗生素成分,请根据实验需求自行添加。 5. 建议进行适当分装,-20℃储存,开封后,4℃保存使用,并于 2 周内用完,避免反复冻 融。 |
声明 | 仅用于科研使用,不能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
保存条件 | 胶质瘤类器官基础培养基:-20°C,12 个月;4°C,3个月 胶质瘤类器官培养基添加物:-20°C,12 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