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范围 | 试剂 |
---|---|
使用方法 | 一、薄胶成胶方法: 1. 将基质胶置于冰上融化后,用预冷的移液枪头混匀基质胶成匀浆状。 2. 将需要使用的培养板置于冰上,加入浓度为 50μl/cm2 生长面积的基质胶。 3. 在 37℃放置 30 分钟,即可使用。 二、厚胶成胶方法: 1. 将基质胶置于冰上融化后,用预冷的移液枪头混匀基质胶成匀浆状。 2. 将需要使用的培养板置于冰浴,将培养的细胞与基质胶混合,用移液枪头使其悬浮于基质中。加入浓度为 150-200μl/cm2 生长面积的基质胶。 3. 在 37℃放置 30 分钟,可成胶。可以加入细胞培养的基质,也可使细胞直接生长在胶表面。 三、薄层包被方法: 1. 将基质胶置于冰上融化后,用预冷的移液枪头混匀基质胶成匀浆状。 2. 根据使用需要,采用无血清培养基稀释基质胶。根据实验需要确定最佳包被浓度。 3. 将稀释的基质胶包被于所需的培养器皿中,包被量至少覆盖整个器皿的生长表面。室温下孵育 1 小时。 4. 去除未结合的基质胶,用无血清培养基轻轻地冲洗。 四、类器官培养方法: 1. 用适量的 4℃过夜解冻的基质胶重悬细胞或组织沉淀,推荐重悬密度为每 50μl 基质胶悬液包含 1X10^5 细胞,重悬后可置于冰上,重悬时间不超过 30s 以避免基质胶过早凝固。基质胶稀释比例应在 70%以上以保证培养过程中基质胶的结构稳定性。 2. 将基质胶和组织细胞的混合悬液点入预热的 24 孔板底部正中央,每孔 30μl 左右,避免悬液接触孔板侧壁。为防止基质胶室温凝固,此步骤应尽快完成。 3. 将接种完成后的培养板至于 37℃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中,孵育 15min 左右待基质胶凝固。 4. 待基质胶完全凝固后,沿壁缓慢加入类器官培养基,24 孔板每孔 500ul,避免破坏已凝固结构。 5. 将 24 孔板置于 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 6. 每 3 天更换一次培养基,更换培养基时应避免破坏基质胶。 五、胚胎干细胞 ES 和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 培养: 1. 在冰上融化基质胶。 2. 在 50 ml 离心管中加入 24 ml 的预冷的 DMEM/F-12,并且放在冰上。 3. 将解融的基质胶按一定稀释比例(如 1:100)加入到预冷的 DMEM/F-12 中(在 50 ml离心管中),混匀。 4. 稀释好的基质胶溶液必须立即使用,进行培养皿的包被。 5. 轻轻晃动培养皿,将基质胶溶液均匀的覆盖到培养皿的表面。 1. 注意:如果培养皿的表面没有被基质胶溶液完全覆盖,则不能用于人 ES 和 iPS 细胞培养。 6. 培养皿使用前至少在室温(15-25°C)孵育 1 个小时,不可使基质胶蒸发。 注意:如果不是立即使用,包被好的培养皿必须密封防止基质胶溶液的蒸发,包被后可以在 2-8°C 放置一周。在使用之前,至少在室温(15-25°C)中放置 30 分钟恢复到室温。 7. 轻轻的将培养皿的一侧倾斜,使多余的基质胶溶液在一侧的边缘汇聚。通过移液器或者泵吸取多余的基质胶溶液。确保包被的表面没有被刮到。 8. 加入 ES 或 iPS 细胞置于 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 |
注意事项 | 1. 收到产品并确认到货情况无异常后,请将基质胶储存于--80℃冰箱,短暂使用可置于-20℃ 冰箱。切勿将基质胶储存于自动除霜的冰箱中。在第一次融化后请分装保存,应避免基质 胶反复冻融。 2. 因基质胶在 10℃以上即可成胶,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基质胶一直置于冰上,所有接触的 细胞培养器皿,移液吸头,分装管等都必须预冷后使用。 3. 所有操作均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试剂瓶瓶盖可用 70%乙醇擦拭,并自然干燥。应使用 预冷的移液器以保证基质胶呈匀浆状。 |
声明 | 仅用于科研使用,不能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
保存条件 |